林允力-鐵漢柔情鐵雕藝術創作

受訪者:林允力先生
紀錄整理:財團法人方圓文化藝術基金會

簡歷

(展覽)
106/05 在地人的故事--林允力鐵雕展/臺南市將軍區方圓美術館
106/07 農漁村故事鐵雕藝術展/臺南市北門區東隆文化中心
107/05 在地人的故事--林允力鐵雕/臺南市麻豆區麻豆文化館
107/07 在地人的故事--林允力鐵雕展/臺南市大內區走馬瀨農場
108/10 在地人的故事--林允力鐵雕展/臺南市議會
109/03 鐵焊農情--林允力鋼雕藝術創作展/臺南市政府雙市政中心
110/01 林允力焊鐵藝術—農村系列創作展/臺南市麻豆區麻豆文化館
110/02 鐵焊農情--林允力鋼鐵雕藝術創作展/臺南市將軍區清湄宮
110/09 鐵焊柔情--林允力鋼鐵雕藝術創作展/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

成長路

之一:
       林允力先生民國46年11月出生於台南縣將軍鄉(今台南市將軍區),有七個兄弟姊妹,排行老三。家裡務農,種番薯和甘蔗等維生,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

       林允力先生於七歲進入漚汪國小就讀,小學六年期間,他經歷一些不愉快的生命經驗,長期累積使他成為一個自我概念不好、沒自信的人。以下分別探討其原因:
       (一)在家裡,當時的漚汪是處於一個物資不充裕、只求溫飽的年代,他的爸媽每天從早到晚辛苦地忙著應付生活,不注重他的學習,放學後就要他牽牛去吃草或去田裡幫忙,他都很認命去做,等到忙完了爸媽交辦的事情,人也累了,一躺到床上就睡著,幾乎沒花時間在讀書上,學業成績當然表現不佳,成績不好就被人瞧不起,無法產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另外,小時候的他有點調皮,他的爸媽用的是打罵教育,很少給予正面的鼓勵,是他自我概念不好的原因之一。

       (二)在學校裡,因家裡的經濟環境差,他身上的穿著不好看,這樣的他給人觀感不佳,同學會找機會欺負他,有時更是堵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打他。或許是外表形象不好,連帶影響別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在小學時期他的圖就畫得很不錯,但卻只有一次被貼在公告欄展示。其實,他的字寫得很好看,作業也能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但老師不認為那是他自己畫的或寫的。他曾有過,在課堂上舉手想回答問題,老師卻說:「林允力你不會,把手放下。」其實,他的資質並不差,但遭受這樣的對待,他喪失了學習興趣,蟬聯好幾學期班上的最後一名,林允力先生說想知道他的班上有幾個學生,只要問他是班上第幾名就可以知道。

之二:
       小時候的生命經驗讓他變得自卑感很重,直到今天雖然在鐵雕藝術創作上小有成就,他還是會自卑。

       國小畢業後,林允力先生選擇不繼續升學,揹著包袱到高雄學做中式喜餅,因為想家只做一年多就回家和爸媽一起做農。到了十八歲時,他進入佳里區的一間製鞋工廠工作,這份工作展現了他的巧手以及藝術創作的天份,只可惜當時的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在這條路好好發揮。他在製作鞋子的時候,不是被動地照著模型把鞋子做出來,他也會稍做改變,把鞋子做得更好看、更好穿,是廠內師傅級的人物。在那裡待了十年左右,他辭職回家,除了與雙親一起做農外,也會接一些粗活來做。

       民國七十年九月,林允力先生二十四歲,有感於學歷低,到佳里國中補校進修,但因為在小學時期就沒讀甚麼書,讀起書來很辛苦,尤其是英文科,連二十六個字母都不認識,他說考英文時,就連想作弊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真是為難了。雖然年紀比同學大一些,和他們的感情還不錯,而每年校慶的表演他都會出點子,把氣氛弄得很嗨。國中夜補校畢業後,因為沒錢,無法繼續升學,他正式的教育學習在此終止。

       正式的教育學習停了,但社會學習之路卻沒有斷,林允力先生對自己最自豪的應該是責任感,他說他的責任感是從他的四叔那裏學來的,他有一次去工作,趁老闆不在,就偷雞摸狗,被四叔嚴厲教訓一番,從此他知道做代誌要有責任感。他的爸爸很有責任感,也是他學習的榜樣,答應人家的工作會放在心上,從幾天前就會坐在床頭,嘴裡叨念著某家、某家…的工作還沒去做;只要答應幫人家的工作都會去做,並要求完美,是口碑很好的人喲!傳承了長輩的工作態度,現在的他靠做粗工維生,鋸樹、割草、搬運水泥、或清理水溝等等,樣樣工作都接,而這些看似卑微的工作,他都盡力做到最好,以清理水溝來說,他會在大雨過後,主動去檢查水溝是否有暢通,如果還有阻塞,就表示清理的工作不夠徹底,他會免費再重新清理一遍,真是個負責任的人啊!

非賣品

       承襲長輩的責任感,林允力先生對他的創作懷抱著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有人用口說歷史,有人用筆寫歷史,他則用鐵雕記錄歷史與文化。雖然有人曾出高價要買他的作品,他寧願打粗工賺取微薄的錢,過著簡樸的生活,把名和利放一邊,他的作品堅決不賣,他說:「販賣我的作品等同於販賣文化」,他的作品要留在漚汪,因為這些作品是屬於漚汪的,這是他對在地文化的疼惜,真令人感動。也有人問他:「你的作品幹嘛要做得這麼仔細?」他義正嚴詞地回答說:「我的作品是記錄文化的軌跡,馬虎不得。」除了做工精緻外,針對作品的內容若有不懂的地方,他會到處請教庄裡的長輩,以求如實地展現過去漚汪生活的樣貌,不誇張也不扭曲事實,他說:「否則讓後生晚輩對文化產生錯誤的認知就不好了。」他的作品很誠實,一如他本人一樣。

與鐵雕相遇

        林允力先生是如何進入藝術創作之路?他沒有正式學過藝術相關的教育訓練,只是閒暇時他會隨便做些東西,民國一○○年將軍區農會舉辦應用農村文化創新在地行銷活動,其中有一項「紅將軍大膽不敵」競賽,是藝術創作比賽,農會的人要他去參加看看,或許當初承辦人員的心裡只是希望辦理的活動有人參加就好,邀請他參加比賽,但他可不這麼想:「會找我,表示看得起我,所以我要努力拚了!」他左思右想,規定要就地取材,那麼就以稻草為媒材,主題當然得表現農村文化的特色,沒想到第一次參加比賽居然就拿了第一名,以前在學校的成績常常是倒數第一名的他,居然得第一名,真是好樣的!隔一年又有相同的比賽,將軍區農會當然還是歡迎他參賽,又是第一名,連續二年贏得第一名,獎金還真不少!獎金三萬元。這二次的創意競賽應該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他知道他自己也可以好棒棒,人不是就應該要這樣子,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去發揮?!

       這二次比賽的得獎作品都會做巡迴展,林允力先生的作品主要是以稻草為媒材,作品經過幾次的展覽就出現毀損的狀況,很心疼、很可惜。應該是個感性的人,面對這種情況,他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重來,即使重新創作這二件作品也不可能做得一模一樣,他尋思要找新的媒材,它必須要耐摔、不易變形、可長久保存,他想起小時候常幫隔壁的阿伯拾歹銅舊錫(資源回收),其中的不鏽鋼鐵不就正好是創作的好材料,從此改用這個表面冷峻、粗獷、堅固厚重的不鏽鋼鐵來創作,他拿起焊槍代替畫筆,透過火焊、敲打、磨切、彎曲以及鍛接等繁複的技法與創意,將台灣早期農家的情景忠實地呈現出來,作品的造型粗獷,然而其內涵細膩,展現豐富與堅韌的生命力,讓人驚艷且感動不已,展開他深具台灣味的鐵雕藝術創作。

有幸遇伯樂

       林允力先生偶然闖入鐵雕藝術創作,越做越有興趣,作品越來越多,有幸得到方圓美術館林振豐館長這位伯樂的賞識,給他很多的鼓勵並安排開辦展覽,將作品公諸於世。

       相逢自是有緣,林允力先生和林館長的相遇於方圓美術館的重建。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林館長買下黃清舞鄉長的故居「遂園」,當時這棟建築因久無人居,陷於荒煙蔓草中,屋頂慘遭大榕樹入侵損壞,房屋多處漏水和滲水,以竹編製成的土牆倒塌,房屋外牆爬滿了藤蔓植物,號稱最不怕白蟻的臺灣紅檜也被啃食,宛如災難片的現場。林館長於是展開搶救遂園大作戰,當時林允力先生被找來協助清理、指揮調度工作和工人等等,花了約一年的時間重建完成。

       在這一年的共事中,讓林振豐館長和林允力先生他們倆有機會了解彼此。林館長分享了自己設立方圓美術館的目的,他認為人除了要顧好三餐外,精神食糧也不可缺。看過林允力先生的作品他給了好幾個讚,林館長說:「鐵雕這麼難搞的東西,林允力先生做得有形有樣,味道很傳神,是別人學不來的。」肯定他的天份,也感動他想保存漚汪在地文化的那份心,林館長鼓勵他要持續創作,並協助辦理展覽,讓更多人來觀賞他的作品,而林允力先生也在一次次的展覽中建立起自信心以及持續創作的動力。

       另一方面,透過互動林允力先生深深了解林館長的為人,他說:「林館長是我一輩子永遠的老闆,他是扭轉我人生的人。」他也提到:「林館長對漚汪地區的奉獻很多,每每遇到地方上需要建設時,總是鼎力幫忙,他很有責任感,為了漚汪更好,願意挑著重擔,這麼多年下來,林館長一步步往上爬,越爬越高,他的氣度與心胸也越大。」林允力先生打從心底敬佩與感恩他,特意創作「感恩與責任」,表達林館長對自己的提攜以及對地方的奉獻之感激。林允力先生是位真性情的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讓筆者很感動。

創作特色

       林允力先生的創作特色主要有三:

       第一、素人藝術家。林允力先生不曾受過正式的藝術相關訓練,他只是把他看過的、經驗過的事情做出來,曾有人對筆者說:「真神奇!真不知道他腦袋裡裝了什麼東西,怎麼能把東西做得這麼好?」他有在做粗工,拿焊槍就像其他藝術家拿畫筆一般輕而易舉,不過不管怎麼說,他的鐵雕藝術創作還真不容易,林允力先生的作品都不大,已邁入花甲之年的他手持焊槍,需要有好眼力以及手的穩定度要高,其實是有點難度的,但因為有強烈的使命感,使得他能克服這些障礙,矢志要繼續創作下去。他提到在創作過程,他常常會和這些未完成的作品一起睡,也曾為了構思整夜未眠,一件作品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可說是得來不易;而每一件作品都得經過多次的失敗,他說:「我昨天著手創作一隻牛,那個牛頭到今天都沒做出來。失敗沒關係,得有耐心慢慢把東西做出來,如果作品不精緻,沒人會認可。」他知道自己學歷不高,只能以好實力,創作好作品來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

       第二、複製生命經驗。林允力先生出生和成長於貧窮的農村,親身體驗台灣早期農村生活的艱困,如今將這些刻苦銘心的經驗透過鐵雕藝術如實地記錄下來,這是他作品的價值所在。他的作品全部以常民為主角,因為他認為這個社會大部分是靠著這些「平凡人」努力工作,默默地撐起台灣的一片天,他們對台灣的貢獻不容小覷。

       譬如說,他的親情系列作品,主要在表達早期農村婦女的堅毅精神,她們是台灣農村社會與家庭穩定的力量,這些婦女每天除了照顧一家子的生活起居外,還得負擔農事大小細活,下田插秧、幫忙除草,稻子收割後,還得曬穀,辛苦工作卻毫無怨言。作品中的農家婦女身懷六甲,僱不起工人來幫忙的她只好親力親為,不僅得料理家務也得下田做農,面對生活的艱苦,卻很認命地做,只為顧全一家人。林允力先生強調說,「不是幫忙做,是得照樣做工作。」筆者曾聽一位大姐姐說,她的母親臨盆當天仍照常下田工作,結果她的妹妹就是在田裡出生的。聽說像這樣的事不是單一個案,可見她們是多麼辛苦啊,而現在的婦女可以請產假和育嬰假三個月、半載或一年不等,相對幸福多了。

       林允力先生的作品「多子多孫多福氣」,農村社會需要人力,因此會想要多生幾個孩子,這麼一來就多了幾張要吃飯的嘴,經濟負擔更沉重,有幸,家裡有長輩在,有勞動力較弱的祖母或曾祖母來幫忙照顧小孩,享受含飴弄孫之樂。如果家裡沒有長輩可依靠,夫妻倆又都得工作,不能把年幼的孩子單獨留在家,只好把他們帶在身邊,所以早期的農田裡可以看見小孩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或農田旁的樹下有睡在搖籃裡的嬰兒。

       林允力先生有創作捕魚、釣青蛙等的作品,早期大多數的漚汪人家裡窮,每天三餐多半吃番薯簽,有些番薯簽放了很久有霉味,實在很難入口,不過肚子很餓,只能將就吃下去。如果想吃好一點,還是有辦法的,人們會到水邊或田邊去捉魚或釣青蛙,給自己添好料的。即使捉到好幾條魚,都會省著吃,一餐頂多吃一、二條魚而已;較大條的魚會把它曬乾,等來日慢慢吃。捉到較多的魚怎麼辦?分給左右鄰居,有福同享,這是農村的人情味。沒經歷過早期艱困農村生活的人們看到這些作品,或許會認為那是農民的休閒娛樂,好有趣、好好玩,其實了解了當時的時空背景,卻是飽含辛酸。

       第三、傳承與感恩。林允力先生從開始創作到現在不曾賣過一件作品,他表示如果是為了錢而創作出來的作品一定是沒有生命力的,他創作不是為了發財,是為了文化傳承。他希望有朝一日,漚汪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的作品長期展示,用這個方式向後代子孫來述說在地的文化與歷史。

       林允力先生創作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藉此感念在漚汪這片土地上打拼過的先民、長輩以及他的爸媽。他說漚汪本來是一片荒地,先民剛來到這裡,沒有房子住,也沒有辦法維生,只好開墾荒地,拿著尖嘴斧用力把小山敲成平地,或者挑土把凹地填平,接著就地取材,用茅草、竹子等等來蓋房子,房子簡陋只能遮風避雨,也只能這樣將就過日子。像這樣的開墾荒地,還有把不毛之地整理成田地,以農業為生;或挖成魚塭,以養殖漁業來維生。漚汪能有今天這一片榮景,都是先民留下汗水積累而成的,實在感恩啊!

       他對在天上的爸媽也滿懷感恩,辛苦撫養他長大,雖然腦中還留有被爸媽打罵的印象,但也想到許許多多爸媽對他的好。他說在那一個貧困的年代,爸爸會去幫人處理死掉的貓狗,別人送一個紅龜當做報酬,兄弟姊妹大家搶著吃,年幼的他塞了滿嘴,當下都沒去想這是爸爸連一口都捨不得吃而留給他們的。長大後的他體會到爸媽對他的愛,想要好好孝順卻太遲了,林允力先生說,有好幾次揹著因病而身體孱弱的爸爸,爸爸已弱到沒力氣罵他,他才知道心痛,好想好想…再次聽到爸爸的斥罵,能聽到爸爸的斥罵也是一種幸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他的心聲。

鐵漢柔情

      「鐵焊農情」、「鐵焊柔情」是林允力先生創作展的標題。和「鐵焊」同音的「鐵漢」可說是他的另一稱號,他以不鏽鋼鐵做為創作的媒材,可稱他為「鐵漢」。再者,他有著鋼鐵般的意志,要利用鐵雕創作的方式,把漚汪的在地文化傳承下去,他表示他會一直一直做下去,是不折不扣的鐵漢哦!

      「鐵漢柔情」。若「以貌取人」,林允力先生的皮膚黝黑,身材不高,卻相當結實,像「鐵漢」般。身為男兒身,然而卻有一顆細膩之心,他用作品來稱頌女人的偉大、傳達環保意識並表達感恩與惜福,他以一顆柔軟的心,愛著他的家鄉,也愛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細細品味他的作品,很是感動。

結語

       林允力先生將他的生命經驗用生硬的鋼鐵來創作,那些辛苦的過往如今早已不是風不是雨,鋼鐵化為柔情,化做對生命的愛以及對先民和長輩的感恩,他的作品展現鐵雕藝術的特色與美感,更讓作品與時間、空間產生連結語彙與人文影響,形成獨特的藝術魅力!欣賞他的作品方知鋼鐵也可以是會說話的藝術,他很謙虛地說自己是平凡人,筆者認為他是平凡的小巨人。